【文字解读】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六安市贯彻落实省政府<支持技工强省建设若干政策>责任清单》的通知政策解读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市人社局发布时间:2023-09-30 10:56
字号:

为巩固技工大市建设成果,促进劳动者高质量就业,安徽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印发支持技工强省建设若干政策的通知》(皖政202272号)、省人社厅教育厅财政厅出台了《关于印发支持技工强省建设若干政策实施细则的通知》(皖人社秘2023118号)等文件,为贯彻落实省政府文件精神,市人社局牵头起草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六安市贯彻落实省政府<支持技工强省建设若干政策>责任清单>的通知》,现就起草情况说明如下:

一、起草背景和依据

为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快打造技工大市,201711月,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技工大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政〔201767号),着力打造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六年累计开展技能培训25.67万人次,开展技能评价20.5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18.53万人、高技能人才3.65万人,全市技能人才总量增至42.48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8.95万人,为促进劳动者就业、服务制造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六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策部署,根据省政府《支持技工强省建设若干政策》(皖政〔202272号)《省人社厅教育厅财政厅关于印发支持技工强省建设若干政策实施细则的通知》(皖人社秘2023118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起草了《六安市贯彻支持技工强省建设若干政策的通知》,后经市政府修改,以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六安市贯彻落实省政府<支持技工强省建设若干政策>责任清单>的通知(六政办秘〔202378号,以下简称《通知》)文件印发

二、通知制定的意义和总体考虑

    一是政策延续。技工大市政策成效显著,较好完成了目标任务,《通知》延续了部分技工大市的政策措施,使技工培养、评价、激励等政策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二是现实需要。该政策的出台对加强我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服务我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聚焦技能人才短缺矛盾所采取的积极措施,有利于加快我市技能人才培养,夯实我市产业发展的技能人才基础。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围绕《通知》起草,主要做了以下三项工作。一是认真谋划。认真学习研究了省政府关于技工强省的相关文件精神,对照《支持技工强省建设若干政策》,分析了当前我市职业教育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难点堵点。总的来看,我市近年来职业教育政策得到较好落实,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着技能人才队伍类型单一、人才作用发挥不足等问题。二是草拟《责任清单》。对照《支持技工强省建设若干政策》,坚持问题导向及目标导向,针对存在问题和不足,研究政策措施,健全体制机制,明确到2025年底主要目标任务。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并结合六安实际,草拟了《责任清单》初稿。三是征求意见。期间,经调研座谈、征求并吸纳各县区市直有关单位以及有关行业协会律师协会意见建议,并进行了合法合规性审查和公平竞争审查。根据司法局合法性审查结果要求,我通过书面征求意见等形式,再次征求了全21家企业和职业院校、民办培训学校意见和需求建议,作了研究吸纳和进一步修改完善,于928日正式印发

四、工作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落实人才强市政策,围绕我市重点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到2025年,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8万人,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8.8万人,居全省前列。

五、主要内容

通知》共分成个方面内容,第一部分为做大做强做精职业技能培训;第二部分为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第三部分为实施技能人才强企行动;第四部分为优化技能人才评价格局;第五部分为强化技能竞赛引领作用;第六部分为提高技能人才待遇;第七部分为强化人才培养载体建设;第八部分为深化技能人才体制改革;第九部分为强化技能人才服务保障

创新举措

通知》围绕深入开展贯彻支持工强省建设提出个方面具体贯彻意见,细化为28条具体举措,围绕我市重点产业建设推动技能人才成长、细化技能人才补贴明确政策规定营造重视、关心、尊重高技能人才的社会氛围。

一是聚焦职业技能培训。聚焦省十大新兴产业和我市重点产业,支持企业精准开展岗位技能培训,财政资金直补企业。聚焦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精准开展就业技能培训,财政资金直补个人。

二是聚焦技能人才培养。实施技能人才强企行动,鼓励企业在岗职工开展技能研修,给予技能提升补贴;健全中国特色学徒制,校企合作培养中、高级技工;推进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工作,落实“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激励政策,激发企业主体作用。

三是聚焦技能人才载体建设依托企业、院校实施技能大赛集训基地、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等项目建设,按规定给予项目建设补助。依托职业院校共建共享型公共实训基地、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乡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实训基地、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实训基地等,推进公共实训基地建设

四是聚焦技能人才待遇深化技能人才体制改革,加强技能人才服务保障。建立多层级的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建立健全体现技能价值激励导向的工资分配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县、区为取得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的企业高技能人才,发放一定的岗位补助或其他补助。

、保障措施和下一步工作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协调作用,各成员单位要依据职责,加大对技工强市工作支持力度,形成工作合力。各级政府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建立健全季通报、年报告制度,切实推进各项目标任务落实。二是强化资金保障要统筹使用就业资金、失业保险资金、同级财政资金、上级其他转移支付资金,推进技工强市建设。市政府建立技工强市建设专项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各县区要根据财力状况,加大同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原则,市级、县区事项所需资金分别由同级财政承担;企业按照注册地属地负担,单位和人员按所在地负担;符合多重条件的,按上限资助,不重复享受。三是加强绩效监管。严格专项资金管理,规范资金使用,加强动态绩效考评和监督检查。要建立技工强市建设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制度,提高使用效果。明确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的主体责任、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和统筹部门的指导责任。四是营造良好氛围。加强舆论宣传,大力宣传我市技工强市有关政策、技能人才突出贡献,树立一批高技能人才先进典型,营造重视、关心、尊重高技能人才的社会氛围。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点击“我要问”在线咨询,也可以拨打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或者拨打市长热线:0564-12345。